噴涂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方式需根據污水的成分、濃度及排放要求綜合選擇,通常采用物理、化學、生物或組合工藝進行處理。以下是常見的處理方式及適用場景:
一、物理處理
1.格柵/篩網過濾
作用:去除污水中的大顆粒雜質。
設備:機械格柵、自動篩網過濾機。
適用場景:預處理階段,防止后續設備堵塞。
2.氣浮法
原理:通過向污水中通入空氣,利用微小氣泡吸附懸浮物(如漆霧、油脂)上浮分離。
設備:溶氣氣浮(DAF)裝置、渦凹氣浮機。
適用場景:去除噴涂廢水中的乳化油、油漆顆粒及懸浮物。
3.沉淀/隔油
作用:通過重力分離沉淀污泥或浮油(如油性涂料廢水)。
設備:斜板沉淀池、隔油池。
適用場景:含油廢水或高濃度懸浮物的預處理。
1.混凝沉淀
原理:投加混凝劑使污水中的細小顆粒凝聚成絮體,沉降分離。
作用:去除膠體顆粒、色度及部分有機物。
適用場景:處理含漆霧、懸浮物及部分溶解性有機物的廢水。
2.高級氧化
原理:通過強氧化劑分解難降解有機物。
作用:提高廢水可生化性,降低COD。
適用場景:高濃度、難生化降解的有機廢水預處理。
3.中和反應
原理:調節pH值至中性,去除重金屬離子。
作用:滿足排放或后續生化處理的pH要求。
適用場景:酸性或堿性噴涂廢水的中和處理。
三、噴涂污水處理設備生物處理
1.好氧生物處理
工藝:活性污泥法、生物接觸氧化法、MBR膜生物反應器。
原理: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(如殘留溶劑、樹脂)。
適用場景:低濃度、可生化性較好的噴涂廢水。
2.厭氧生物處理
工藝:UASB(上流式厭氧污泥床)、IC反應器。
原理:通過厭氧菌分解有機物,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。
適用場景:高濃度有機廢水的前處理(如濃縮漆霧廢水)。
3.水解酸化
原理:將大分子有機物(如樹脂)分解為小分子,提高可生化性。
適用場景:預處理難降解有機物,為后續好氧或厭氧工藝做準備。
四、噴涂污水處理設備深度處理
1.吸附法
材料:活性炭、樹脂吸附柱。
作用:去除色度、異味及殘留有機物。
適用場景:出水達標前的精細處理。
2.膜分離技術
工藝:超濾(UF)、反滲透(RO)、納濾(NF)。
作用:截留懸浮物、膠體、溶解性鹽類及有機物。
適用場景:高標準回用或0排放需求(如電鍍噴涂廢水)。
3.消毒處理
方法:紫外線消毒、臭氧消毒、次氯酸鈉投加。
作用:殺滅細菌、病毒,防止微生物污染。
適用場景:處理后廢水直接排放或回用。
